经常有人问我,“转债到底是什么玩意儿?”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,毕竟这东西名字听起来有点怪,什么“可转换公司债券”,一长串,容易让人觉得复杂,好像跟咱们老百姓没啥关系。其实不然,说白了,它就是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债,但又有点不一样,它能“转”成股票。你想想,就像一张债券,到期了你拿回本金利息,挺好。但万一这公司股票涨了呢?你手里拿着的这个债,就给了你一个机会,让你能用约定的价格,把债换成公司的股票。这就是“转债”最核心的价值,或者说,它最吸引人的地方。
上市公司发行债券,无非是为了融资,给公司发展补充弹药。但直接发股票,会稀释老股东的股权,说白了就是大家手里的那块“蛋糕”会变小。而发普通公司债,付息压力是实打实的,而且到期还得还本。转债就比较聪明了,它是一种“双向选择”的工具。对公司来说,如果未来股价表现好,它可以顺利把债“转”成股,这样就不用还本付息了,融资成本反而更低。对投资者来说,如果公司经营得不错,股票涨起来了,那就能赚到股票上涨的钱;就算公司经营不太好,股票没怎么涨,那债权属性还在,至少还有本金和利息可以拿。这种设计,就让它在公司和投资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。
打个比方,你手里有一张5年期的债,票面利率2%。到时候公司给你2%的利息,5年后还你100块钱。但如果这公司股票一开始是10块钱一股,转债约定你可以用12块钱换一股。如果后来股票涨到15块了,你就可以用12块钱买到一股价值15块的股票,是不是赚到了?就算股票只涨到11块,你也可以选择不转,就当普通债券拿了利息和本金。
当然,这个“约定的价格”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转股价格”,是发行的时候就定好的。所以,在买转债的时候,研究这个转股价格是否合理,公司未来的股价有没有潜力达到这个价格,就非常关键了。
这个问题,才是很多投资人在实操中遇到的难点。光知道“转债能转股”还不够,还得知道怎么去评估它。我个人比较看重几个点,当然,这只是我的看法,不是什么标准答案。
首先,肯定是要看“债性”。就是它作为债券本身的价值。这包括发行公司的信用等级、盈利能力、负债情况等等。如果这家公司本身经营就很稳健,不容易违约,那它的债咱们才敢买。这就好比你买东西,得看品牌,看商家是不是靠谱。像一些大型国企、或者行业龙头发行的转债,相对来说“债性”会更稳固一些。
其次,就是“股性”了。这个就涉及到前面说的“转股价值”和“转股溢价率”。转股价值,就是按当前市场价,把债券转换成股票值多少钱。比如,一股股票15块,转债的转股价格是10块,那么100块面值的转债能换10股,按15块算,价值就是150块。转股溢价率,就是你买这转债的价格,比它能直接换的股票价值高了多少百分比。比如,我花120块买这个100块面值的转债,它能换150块的股票,那我就支付了(120-150)/150 = -20%的溢价(这个例子反了,通常是溢价率是正的,意味着买债比直接买股票贵)。如果转股溢价率太高,意味着你买这个转债,相当于花了大价钱去买股票,那吸引力就没那么大了。很多时候,我反而会留意那些转股溢价率比较低的转债,感觉“安全边际”相对高一些。
还有一点,就是“到期价值”。即使你最终没有转成股票,到期的时候,债券也是会按照面值(比如100块)加上最后几期利息给你兑付的。所以,转债的价格,理论上不会长期低于它的“到期价值”太多,这个就像一个“地板价”。但这个“地板”离现在的价格有多远,也是个需要考虑的因素。
当然,说了这么多,实际操作起来,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“坑”。我记得刚开始接触转债的时候,也踩过不少。比如说,有一年我看到一个新材料公司的转债,公司前景听起来不错,而且当时转债价格也很低,我以为捡到便宜了。结果呢,公司经营出现了一些状况,股价一直没起来,那个转债的价格也跟着趴在地板上,眼看要到期了,最后也就拿回了本金,损失了利息,也错过了其他机会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“强制赎回”。有些转债发行条款里会写,如果公司股票价格在连续多少天内高于转股价格的多少倍(比如130%),公司就有权提前赎回这些转债。这对于持有者来说,可能就失去了未来股价进一步上涨的机会。因为一旦被赎回,你只能拿到100块本金加上一点利息,而且这个赎回价往往比市场价要低,你就得立刻决定是卖掉,还是按赎回价卖给公司。
所以,在分析转债的时候,不仅仅是看它现在的价格,还要仔细研究发行条款,尤其是那些关于“赎回”和“回售”(就是投资者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要求公司提前回购债券)的约定。这些细节,往往决定了你最后能赚多少,或者会亏多少。
这些年我陆陆续续也操作过不少转债,感觉这东西就像一个“选择权”。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进可攻、退可守的工具。不过,市场上的转债种类繁多,情况也各不相同。有的时候,一只转债的价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,比如市场整体情绪、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表现、甚至是一些突发性的新闻。
我注意到,有时候一些质地不错的公司,因为市场不关注,或者恰好遇到熊市,它们的转债价格也会被低估。这种时候,如果能深入研究,发现它具有不错的“股性”潜力,并且“债性”也比较稳固,倒可能是个不错的机会。反之,如果一只转债的价格炒得很高,溢价率也离谱,那就要警惕了,可能里面蕴含的风险比你看到的要大。
而且,转债的流动性也是一个问题。有些规模比较小的公司发行的转债,交易量可能很小,你想买或者卖的时候,可能买不到或者只能以较低的价格成交。这一点,也是在选择转债时需要考虑的实际因素。
总的来说,“什么叫转债”,最终还是落到“选择”二字上。它给你选择权,让你能在债券的稳健和股票的弹性之间进行权衡。但这个选择,需要你花心思去研究,去判断。不能光听别人说,或者看价格涨了就追,那离“坑”就不远了。